當地時間4月30日,“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中法對話會”在法國巴黎舉辦。對話會以“和平發展與文明互鑒”為主題,由中國外文局指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主辦,法國“吳建民之友”協會協辦,來自中法兩國地方政府、學術團體、出版機構、文化藝術界代表等80多人參加活動。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濤、法國“古斯塔夫·埃菲爾之友協會”主席菲利普·庫佩里·埃菲爾出席對話會并作開幕致辭。中國駐法國使館公使銜參贊史少靜出席活動。
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梁志勇,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超文,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首席港澳聯絡專家黃梓謙,貴州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編輯王旭,樂動敦煌總導演、逆光演藝創始人張華以及中國外文局所屬外文出版社經營總監王京強等作專題推介,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院長范大祺主持活動。
于濤致辭
于濤指出,中國外文局組團參展2025巴黎國際博覽會,舉辦中法人文交流活動,是進一步增進中法人文交流、夯實兩國合作根基的具體行動。中法兩國應進一步堅定推動和平發展與文明互鑒的信心和決心,為世界做出大國間相互尊重、開放合作、民心相通的表率。他表示,我們應秉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人文交流理念,深化兩國在文化、藝術、媒體、教育、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守護好多元共生的全球文化生態,共同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
菲利普·庫佩里·埃菲爾致辭
菲利普·庫佩里·埃菲爾談到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對于法國和世界的意義,表示埃菲爾鐵塔代表對話與和平,也是法國的重要遺產,希望通過它來加強中法之間的溝通,深化兩國友誼。他表示,埃菲爾鐵塔不僅是技術的分享,更是文化與和平的橋梁,其設計者古斯塔夫·埃菲爾無私地將知識產權贈予世界,體現了高尚的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尤為可貴的人工智能時代,中法兩國更應攜手合作,以人文精神引領未來,促進兩國友誼與對話,共同書寫中法關系新篇章。
主題推介
在專題交流環節,與會嘉賓圍繞 “文化多樣性與文明對話”和“歷史記憶與和平發展”兩大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文化多元猶如生物多樣,共生與包容對于人類文明傳承發展不可或缺。西方應重新審視儒家文化等東方價值觀,持續尋找謀求共識與創新對話的途徑,未來可考慮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文化基因庫等方式,進一步促進不同文化間的和諧共生。與會嘉賓紛紛表示,中國文化的包容精神值得法國學習,期待兩國各界能有更多合作機會,共同推動世界文化的繁榮發展。
專家在圓桌對話現場發言
對話會上舉行了中國關鍵詞公共知識產品推介儀式,洛陽市委網信辦主任梁紀朋對《中國關鍵詞:出彩河南篇》進行推介。
赴法期間,中國外文局出訪團拜訪我駐法國大使館、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聽取對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工作的意見建議。還赴法國遠東學院圖書館調研了解法國區域國別研究進展與中國主題圖書的館藏情況,并調研指導鳳凰書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