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主辦的中國—東盟文化遺產主題對話在甘肅省天水市舉辦。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運全、甘肅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馬玉萍出席活動并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為活動線上致辭。
于運全致辭
于運全表示,2025年正值 “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不斷探索中國—東盟在文化遺產領域的交流合作、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之道,正是雙方順應時代發展、筑牢友好根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實踐,將為雙邊關系發展注入持久動能。他表示,本次對話活動搭建了寶貴的國際交流平臺,得到中國—東盟多元社會力量的共同支持,將逐漸成為連接理念與實踐、促進經驗共享的橋梁。
馬玉萍致辭
馬玉萍表示,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文化相通、血脈相親,解碼文明基因、守護精神家園、賦能高質量發展是雙方共同的時代使命。舉辦此次對話活動旨在落實習近平主席關于同亞洲各國攜手,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經驗交流,積極推動文化遺產領域國際合作的要求,發揮甘肅省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先進的文化遺產科技保護技術優勢。
伊琳娜?博科娃線上致辭
伊琳娜?博科娃表示,中國—東盟文化遺產對話是一個深化國家間友誼、增進相互理解的重要平臺。文化遺產不僅關乎過去,更是一種活的資源,能夠激發創造力、促進社會包容、支持經濟增長,鼓勵人們開放對話、心系和平,這對于構建有韌性的社會至關重要。她認為,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文化保護方面的聯合行動,為區域務實合作樹立了典范。
活動現場,天津大學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者青木信夫,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治強,泰國暹羅協會副會長頌叻?差倫坡,敦煌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研究館員郭青林,快手集團副總裁、快手研究院院長余敬中等嘉賓作主題演講。
青木信夫作主題演講
青木信夫提到,海外專家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關注體現著 “地方問題即國際問題” 的縮影。他認為,保護文化遺產不應該只停留在口號層面,各方應該尤其重視培養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業人才。
張治強作主題演講
張治強提出,隨著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考古遺產的保護利用已提升至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地位。中國自2010年以來先后發布了五批共56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覆蓋百萬年人類起源、一萬年文化研究、五千年文明起源三大維度。
頌叻?差倫坡作主題演講
頌叻?差倫坡認為,如今中國與東盟各國都在努力運用各種渠道和方式保護文化遺產。中國和東盟的文化既具有相似性,又呈現多元特征,希望各方攜手共進,共同分享彼此的文化認同。
郭青林作主題演講
郭青林提到,敦煌研究院持續加強與東盟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主要成果包括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緬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復項目的壁畫數字化保護中,與柬埔寨合作拍攝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等。
余敬中作主題演講
余敬中與現場嘉賓分享了AIGC與文化遺產結合的熱門案例,他認為,文化遺產是國際合作的重要領域,也是AIGC創作的素材寶庫。未來借助AI大模型,傳統文化的視覺化、影視化呈現將迎來新的熱潮。
案例分享環節
活動現場,馬來西亞僑生(峇峇娘惹)公會會長顏泳和,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與體驗設計工作室導師、文化和旅游部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盧英英,菲律賓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文化財產管理司許可證和執照部主任喬拉?阿茲列爾?索利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周萍,馬來西亞傳統藝術、教育、青年指導項目創意總監寶琳?范,柬中友好青年之家國際關系部經理陳寶弟等六位嘉賓作案例分享。
他們分別以中馬聯合申遺項目“送王船”,敦煌飛天數字藝術體驗、成都熊貓國際燈會等非遺文化的數字化創新,法律法規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實際作用,秦始皇陵兵馬俑在智慧博物館、數字展覽方面的數字化服務,馬來西亞表演藝術的文化傳承,中國—東盟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為例進行分享。
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外專家學者從各自實踐出發提出,未來應讓更多中國—東盟年輕人關注和參與文化遺產事業。從 “活態傳承” 到 “科技賦能”,從 “青年參與” 到 “國際協作”,以文化為符號,以青年為動力,推動中國—東盟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創新利用,共同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數字中國創藝計劃” 啟動儀式
本次對話活動上,“數字中國創藝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由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發起,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中央美院城市設計學院、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等作為首批合作機構,將依托國際傳播、技術研發、產業落地三大核心能力,通過數字技術與創新表達,共同挖掘、闡釋文化遺產價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產品集群。
對話活動現場
本次對話活動以 “守護文化遺產,共啟發展智慧” 為主題,深入探討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遺產的深厚底蘊,著力推動雙方在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共促人文交流,共啟發展智慧。來自中國—東盟文化領域、數字科技領域的專家、高校及智庫學者,媒體代表、青年代表,以及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簡牘博物館等文化機構代表等50余人參加活動。
天水非遺體驗區
6月18日至21日,中國—東盟文化遺產主題對話系列活動還組織了中國—東盟文化遺產主題參訪活動,活動嘉賓通過實地參訪天水麥積山、伏羲廟等文化遺產地,感受天水悠久歷史與豐富文化資源,進一步探索如何通過文化遺產保護和創新利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與區域合作。